中银文库
Library

————中银阅读————

2025-07-15

开发商破产情境下商铺购房者权益保护路径探讨

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房企破产事件显著增多,其所涉及破产债权清偿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破产债权人中,购房人是极为特殊的一类主体,不仅有消费者,还有投资者、以房抵债人等多种身份。这一类主体往往人数较多,如何妥善处理好购房人的相关权益,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的重中之重。2023年发布并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法释〔2023〕1号),明确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权清偿顺序中商品房消费者享有优先权,可以对抗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抵押权以及其他债权,商铺购房者因房屋用途、性质不同于一般住宅,往往被排除在“商品房消费者”范畴之外(如(2024)渝民申3379号案),导致商铺购买者在破产清偿中的法律地位模糊。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案例,为商铺购房者在法院受理开发商破申请后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提供实务建议。

作者:吴亚君
2025-07-08

新能源项目全过程合规咨询——终止招标

法律法规对于招标人单方终止招标始终持审慎态度,如招标人可随意单方终止招标,一方面违反招标活动的诚实信用原则,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招标人通过单方终止招标来实施先定后招、虚假招标、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行为。新能源项目作为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在新能源项目招标过程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要终止招标的情形,招标人尤其是国央企在作出终止招标决策之前,应当重点关注终止招标是否有合法的理由、单方终止招标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

作者:黄云艳、颜行志
2025-07-02

跨境并购新风向:境外企业如何合规获取中国试验工厂资产

在华投资项目中,外国投资者为了加快业务落地,可能考虑直接收购位于中国境内的试验工厂设备和资产。然而,由于境内外法律主体的差异,此类跨境资产交易涉及多重法律问题。外国投资者在尚未设立中国法人实体的情况下直接取得境内动产资产,会面临物权转移、监管审批、合规管理方面的问题,后续外国投资者设置境内实体后,也可能面临合规使用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中国现行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以及跨境并购监管实践,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实务建议: 1. 外国投资者能否在未设立中国实体的前提下取得中国境内动产资产的所有权;2. 在不进行实物交付的情况下,动产资产能否通过协议实现合法过户;3. 此类资产交易是否需要政府部门的审批或备案(包括但不限于海关、外汇、出口管制、设备登记等);4. 外国投资者或其境内实体高价值或特种设备资产的合规要求及风险(例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5. 转让方资产权属及担保负担的尽职调查(如租赁、所有权瑕疵、质押或动产抵押等);6. 因资产继续留置于原厂址,外国投资者如何保障对该资产的使用权和现场接入权(涉及土地使用权、厂房租赁及潜在的搬离风险)。 结合本律师团队实操案例经验,本文将为外国投资者从事跨国业务提供操作性指引,确保在外国投资者尚未落地中国的情况下,合规、高效地完成对境内试验工厂资产的收购及后续管理。

作者:闫鹏和律师团队
2025-07-01

Bunge-Viterra合并案下的中国跨境交易监管审查全景解析

2025年6月16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对全球农业巨头邦吉全球有限公司(Bunge,以下简称“邦吉”)收购蔚特有限公司(Viterra,以下简称“蔚特”)的跨境并购案作出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决定。该笔交易金额高达340亿美元,堪称近年粮食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并购之一。自2023年10月提交申报以来,本案历经材料补充、延长审查、暂停时钟等多轮程序,并最终以附加条件方式通过了中国监管关卡,为全球范围内的交割扫清了“最后障碍”。对活跃于国际并购舞台的企业与律师而言,此案例凸显了中国监管审查在全球交易合规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重点关注本次合并对国内粮食供应链稳定性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市场监管总局在其公告中指出,此次并购涉及两大国际粮商整合,审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交易对全球粮食产业以及中国境内大豆等农产品贸易市场竞争可能造成的影响。最终,中国监管机构要求交易双方做出继续履约、稳定价格、保障供应等五项承诺,以确保大豆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维护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利益。这一监管决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公平、公正和依法行政原则,也彰显了中国在维护全球粮食贸易市场竞争秩序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邦吉‑蔚特合并案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中国跨境交易监管审查的法律框架与实践路径,深入解析市场监管总局的裁决逻辑,并与美、欧、加主要法域的审查机制进行对比。通过本案复盘,揭示2025年前后中国在反垄断与外资审查领域监管趋严、流程更透明以及关键行业行为承诺机制化常态化的政策态势,旨在为跨国公司高层决策者及法律从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合规策略参考。

作者:闫鹏和律师团队
2025-06-27

全国各省市加班费计算基数约定的合法性及裁审规则

加班费计算基数的确定是劳动争议中的常见问题。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加班费的支付标准,但未明确计算基数的具体范围。实践中,各地通过工资支付条例、裁审纪要等方式对加班费基数作出规定,形成了不同的裁判口径。总体而言,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是普遍做法,但约定需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本文将梳理全国各省市关于加班费基数约定的规定及司法实践,分析约定为基本工资、固定工资等情形的合法性,并引用典型案例和裁审纪要加以说明。

作者:杨保全、丁俊奎
2025-06-26

一纸户口千金重——北京户口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透视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其户籍所附带的教育、医疗、购房资格等社会资源,使得一纸北京户口对于众多劳动者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户口资源的稀缺性与高价值,促使许多用人单位将其作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筹码。实践中,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办理北京户口时,往往会在劳动合同或另行签订的协议中约定服务期,以及与提前离职相关的“违约金”或“赔偿金”条款。然而,此类“户口条款”在赋予劳动者珍贵身份的同时,也常常成为劳动争议的导火索。 近年来,因北京户口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北京地区频频发生,其处理不仅涉及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更考验着司法实践在平衡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与劳动者自主择业权之间的智慧。这些争议的核心往往围绕“户口违约金”的效力、服务期约定的性质、用人单位损失的认定与赔偿金额的酌定等焦点问题展开。由于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的不断发展,以及个案情节的差异性,此类案件的裁判结果有时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旨在立足于最新的法律法规,深度结合北京地区的司法实践与典型判例,系统梳理和剖析北京户口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难点、裁判核心规则以及实务应对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处理此类案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助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作者:杨保全、王雪缘
2025-06-23

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机遇、趋势与法律合规实务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欧洲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FDI)在连续下跌数年后出现反弹,达到约100亿欧元,虽然这个数额仅为2016年峰值的五分之一,但依旧展现出一定的活力。在诸多欧洲国家中,匈牙利作为中东欧地区的核心节点,凭借其地理优势、政策优惠和对外资的高度欢迎态度,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新宠。据最新报告统计,2024年匈牙利吸收了中国对欧投资总额的31%,位居欧洲各国之首,而德、法、英三大传统经济体合计仅占20%。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与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匈牙利一国就吸引了欧洲62%的中国相关投资。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BYD)等企业的巨额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凸显了匈牙利在中国企业海外版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传统的企业并购(M&A)在欧洲面临的审查和政治压力有所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模式,通过建设新工厂或研发中心来深耕本地市场。 本篇文章将首先梳理匈牙利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行业机遇,然后深入探讨其政治格局、法律架构和经济制度,为中国企业家在匈牙利的投资布局提供全面的指引和操作性建议。

作者:闫鹏和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