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后公司应对指南
2023.07.29
作者: 中银律师事务所 金姗姗、樊春朋
一、工伤发生阶段
工伤事故的出现经常具有偶发性和突然性,因此公司一定要冷静地处理:
1、公司在日常经营时,应根据工作需求常引起的可能工伤情况,预先确定出现工伤时的定点医疗单位,并规划好员工出现工伤时的最快送医路线,这样可为医治(抢救)争取时间。医疗单位尽可能选择医疗设施完善、医疗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其医护技术能够保证工伤员工尽快康复,而且工伤医药费的报支程序也比较简单。
2、当员工在上下班中途遇到事故后,及时和交警中(大)队取得联系,保持信息沟通渠道,对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进行了解,明确事故责任人。
3、细化工伤检查项目,针对员工在事故中可能受影响的部位,以照片、录像等方式确定证据。检查工作尽量一次性完成,以避免后续出现纠纷时调查不明。
4、员工停工留薪期间,在医嘱休养时间结束前,应通知工伤员工上班。若员工拒绝上班,又无法提供医生意见、医疗情况等依据,公司应注意保留有关工伤检查资料和通知上班的聊天信息,以便日后作为证据。
5、有关员工的护理费金额,建议以主治医生的医嘱为准。
6、收集并保存好以下工伤资料:
(1)员工病历卡、身份证复印件;
(2)入院及出院登记;
(3)CT或X光片、检查化验报告、疾病诊断证明书等;
(4)医疗项目、用药明细及收费情况;
(5)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仅针对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二、工伤申报阶段
1、确认工伤类别
将事故类型划分为确认工伤与疑似工伤两类。对怀疑工伤的,及时咨询工伤认定部门或者法律顾问。公司务必将前述所掌握的所有医疗、检查材料悉数提交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并不附加主观评价,保证被咨询人能作出客观准确的分析。
2、评估是否申报工伤
公司在申报工伤前,应充分考虑员工与公司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合理协调,在保障员工工伤后的各项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公司的最大利益。员工同样有申报工伤的权利,这一点请公司知悉。如公司拒绝审报工伤,由员工自行审报工伤,一旦被认定为工伤,公司需要承担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与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医疗器具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费用。
3、把握申报时效
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公司在三十天内可申报,职工则在一年内可申报。
4、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过程中,在工作和受伤的因果关系层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由公司承担举证责任,若员工受伤具有与公司相关联的合理性(如受伤的时间在上班时间、地点在单位等),相关部门就会认定工伤成立,除非公司能给出相反证明。公司或工伤员工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劳动能力鉴定阶段
劳动能力鉴定一般由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公司应对鉴定过程及结果进行及时跟踪了解,必要时可通过其他具有权威鉴定能力和资质的鉴定机构予以佐证。若对鉴定结果不认可,公司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再次鉴定。
四、工伤理赔阶段
1、做好理赔前准备
公司应主动了解工伤认定结果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据此考虑是否需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须注意,除一至四级伤残外,仅工伤员工才具有劳动合同期间的合同解除权(但严重违反公司相关规定的除外),这关系到公司是否要给付员工一次性伤残就业津贴。
2、拟定理赔方案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得出后,若工伤员工向公司明确表达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公司应尽快计算两个项目的费用,即公司承担的费用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
公司承担的费用包含:职工送医及住院期间的交通费,停止留薪期的劳动报酬,住院期间产生的护理费,工伤保险基金未报支部分等。公司须注意,在终止或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时,应当保障员工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包含:工伤医疗的医疗费和康复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配备伤残辅助用具的所需支出、经鉴定的伤残员工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人员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应该获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因工死亡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劳动能力鉴定费。
3、在计算明确应由公司负担的费用金额后,提供三套理赔方案
(1)第一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各地的工伤待遇政策,员工应享受的工伤待遇理赔方案;
(2)第二套:预测能为工伤员工接受的最低理赔金额方案;
(3)第三套:介于前两套理赔方案金额之间的理赔方案。
4、进行理赔协商须注意要点
(1)在公司协商人员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表达理解能力强、熟悉工伤政策、与工伤员工较熟悉或受其信赖尊重的员工;
(2)诚恳沟通,与工伤员工明确工伤鉴定情况以及相关工伤法律法规规定,减少双方对工伤情况和理赔的不合理预期,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3)基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友好协商,尽量避免冲突分歧;
(4)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一一确定理赔的项目的项目和金额,尽可能不要遗漏,否则工伤员工未来有权对相关理赔项目提起劳动仲裁;
(5)若出现工伤员工不配合协商或不讲理的情况,公司应灵活运用法律手段,如让员工到人社部门咨询法定赔偿额度政策,或转由调解组织或人社部门的仲裁部门调解等。
五、签订理赔协议阶段
若公司和工伤员工对伤残级别认识一致,赔偿所涉及的项目均以列举形式表述。对于工伤的理赔,为避免双方产生歧义,应当明确说明工伤待遇法定标准和经协商后由公司实际给付的赔偿数额,这主要是为避免工伤员工日后对双方协议反悔,其反悔理由可能包括对协议有重大误解、协议签订显示公平、协议签订主体存在问题等。
六、结语
在法治社会中,公司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之思想,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处理每一起工伤事故。本文期待通过以上对公司处理工伤步骤、公司处理工伤过程中的要点难点等内容的讨论,为公司处理员工工伤事故提供一些思路,帮助公司用更科学的方式解决工伤争议,高效且有力的化解双方矛盾。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推荐文章
相关律师
金姗姗
jinshanshan@zhongyinlawyer.com
-高级合伙人
樊春朋
fanchunpeng@zhongyinlawyer.com
-执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