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聘用关系与劳动关系在解除时的六个常见不同点
2023.02.16
作者: 中银律师事务所 中银律师事务所
人事聘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争议解决在仲裁时效、诉讼程序上均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故而很多聘用关系的员工也想当然会依据《劳动合同法》去主张相关权益,其实聘用关系与劳动关系在实体法律依据、招聘程序、合同期限、试用期管理、解除条件、支付解除补偿、支付违约金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故理清聘用关系与劳动关系在某些知识点上的区别将有利于劳动者在维权时选择正确的法律依据,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文着眼于北京司法实践,仅就事业单位的离职问题,梳理与劳动关系的以下几点区别:
一、事业编制人员个人原因离职是否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
劳动关系:试用期内员工经提前3日通知,试用期满后经提前30日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关系,无需单位审批同意,员工在提出解除相应期限届满后,劳动关系自动解除。
法条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人事聘用关系:首先,看双方聘用合同内就员工提前解除聘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的期限有无约定,如有约定应该遵从聘用合同的约定。如双方就员工离职需提前通知的期限无特殊约定,则员工提前30日通知解除聘用合同即可,无需事业单位同意。
法条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事业单位人员被违法解除能否主张赔偿金?
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关系的员工而言,员工被单位违法解除的,员工可以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离职前12个月的应发平均工资*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或满6个月不满一年算1个月,不满6个月算0.5个月,)*2倍。
法条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人事聘用关系:针对聘用关系,单位违法解除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在司法实践中尚有争议,就北京地区而言,通常不依据《劳动合同法》支持聘用人员的违法解除赔偿金,仅会依据双方签署的《聘用合同》支持违法解除聘用合同的违约金,未约定违约金的,用人单位仅需按照员工实际遭受的损失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即可。
法条依据:《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要承担违约责任:(一)任何一方违反聘用合同规定的;(二)聘用合同未到期,又不符合解除条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三)由于聘用单位原因订立无效或部分无效聘用合同的。违约金数额由双方当事人在聘用合同中自行约定,在聘用合同中未约定,但造成可计算经济损失的,由责任人按实际损失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案例索引:2021年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十大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童某于2009年5月7日入职某差额补贴事业单位,系正式在编人员,双方订立了无终止期限的《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2019年3月29日,某事业单位向童某发出《解除聘用合同通知书》,与其解除聘用合同。2020年1月,童某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某事业单位支付违法解除聘用合同赔偿金14万元(计算方法为: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7000元×工龄10个月×2倍)。
裁决结果:经仲裁释明,童某将仲裁请求变更为要求某事业单位支付违约金1.4万元,仲裁依据双方签署的聘用协议的约定最终裁决予以支持。
案例索引:(2017)京02民终7028号
法院认为,在国家大剧院单方违反聘用合同约定解除聘用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并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现王菡要求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及经济补偿金的诉讼请求,无法律规定,法院不予支持。
三、事业单位人员被违法解除,能否主张继续履行聘用合同?
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关系的员工而言,员工被单位违法解除的,员工除可以主张违法劳动合同赔偿金外,亦可以主张继续履行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法条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人事聘用关系:针对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被事业单位违法解除聘用合同的,可以向事业单位主张继续履行聘用合同。
案例索引:(2021)京02民终2351号
法院认为:大兴殡仪馆于2019年3月11日作出的《终止聘用合同通知书》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构成违法解除,且大兴殡仪馆在诉讼过程中自行注销相应编制,应由其承担不利后果。大兴殡仪馆应继续履行与杜海松之间的人事聘用合同。
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到期能否擅自终止?是否需要支付终止补偿金?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人员,针对特有情形,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不得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单位单方终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员工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即便针对单位可以单方终止的情形,单位单方提出到期不续签的,单位亦应该向单位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1]规定了员工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2条[2]规定了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后,员工不得单方终止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6条[3]规定,劳动关系人员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人事聘用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可以提出要求续订聘用合同至退休,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员工聘用合同到期的,事业可以随时终止聘用合同。另,关于聘用关系到期单位不续签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无相关法律依据,故人事聘用关系到期终止不续签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五、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单方依据旷工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
劳动关系:单位依据旷工解除员工的,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依据,如单位的制度中需要明确旷工几日算严重违纪,且单位的制度需要履行民主程序和公示告知程序,单位才能做到合法解除。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
人事聘用关系:事业单位依据旷工解除员工的,有相应的法定标准,即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六、规范解聘辞聘制度: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一)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六、事业单位人员考核不合格解除需要经过调岗、培训后二次考核吗?
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关系人员,单位拟以员工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经过一次调岗或培训,经过调岗或培训再次考核结果仍为不胜任工作的,单位经过提前30日通知方可与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
人事聘用关系:针对编内员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员工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岗,或者员工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6条。
综上,系对劳动关系与人事关系在解除方面常见不同点的几个简要总结,以期帮助广大劳动者在离职时,找准法律依据,算准法律赔偿,避免以依据错误而导致案件面临败诉局面。
本文引用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推荐文章
相关律师
杨保全
yangbaoquan@zhongyinlawyer.com
-高级合伙人
杜向杰
duxiangjie@zhongyinlawyer.com
-执业律师